刚刚,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官网公布了2025年新基石研究员名单,其中数学与物质科学领域19人、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16人。
据中国大学排行榜(CNUR)网站统计,2025年“新基石研究员”分别来自22个单位,其中北京大学(6)、清华大学(4)、西湖大学(3)等院校入选人数较多;近三届,高校入选人数较多的院校有北京大学(20)、清华大学(18)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(8)、西湖大学(7)以及复旦大学(7)等。
项目设置
“新基石研究员项目”于2022年发起,从2023年底申报周期调整为两年一次申报,项目设置数学与物质科学、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,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。资助类别分为实验类和理论类,资助期为五年,期间实验类每人2500万元人民币;理论类每人1500万元人民币;期满可申请续期资助。截至目前,共有139位杰出科学家成为“新基石研究员”。
链接:《公众号同步文章》 (打开链接,点击标题右下方“手机阅读”,微信扫码即可手机阅读)
历届“新基石研究员”高校入选人数统计、2025年“新基石研究员”单位入选统计,如下。
| 序号 | 学校名称 | 2022年 | 2023年 | 2025年 | 总计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 | 北京大学 | 6 | 8 | 6 | 20 |
| 2 | 清华大学 | 6 | 8 | 4 | 18 |
| 3 |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 4 | 3 | 1 | 8 |
| 4 | 西湖大学 | 3 | 1 | 3 | 7 |
| 5 | 复旦大学 | 4 | 1 | 2 | 7 |
| 6 | 浙江大学 | 3 | 2 | 5 | |
| 7 | 上海交通大学 | 3 | 1 | 1 | 5 |
| 8 | 南京大学 | 1 | 1 | 1 | 3 |
| 9 | 武汉大学 | 1 | 1 | 2 | |
| 10 | 香港科技大学 | 1 | 1 | 2 | |
| 11 | 南方科技大学 | 1 | 1 | 2 | |
| 12 | 华东师范大学 | 1 | 1 | 2 | |
| 13 | 四川大学 | 1 | 1 | 2 | |
| 14 | 香港大学 | 1 | 1 | 2 | |
| 15 | 香港中文大学 | 2 | 2 | ||
| 16 | 南开大学 | 1 | 1 | ||
| 17 | 首都医科大学 | 1 | 1 | ||
| 18 | 苏州大学 | 1 | 1 | ||
| 19 | 东南大学 | 1 | 1 | ||
| 20 | 厦门大学 | 1 | 1 | ||
| 21 | 山东大学 | 1 | 1 | ||
| 22 | 四川农业大学 | 1 | 1 | ||
| 23 | 天津大学 | 1 | 1 | ||
| 24 | 云南大学 | 1 | 1 | ||
| 25 | 北京师范大学 | 1 | 1 | ||
| 26 | 北京协和医学院 | 1 | 1 | ||
| 27 | 福州大学 | 1 | 1 | ||
| 28 | 哈尔滨工业大学 | 1 | 1 | ||
| 29 | 西北工业大学 | 1 | 1 | ||
| 30 | 西南财经大学 | 1 | 1 |
| 序号 | 单位名称 | 入选人数 |
|---|---|---|
| 1 | 北京大学 | 6 |
| 2 | 清华大学 | 4 |
| 3 | 西湖大学 | 3 |
| 4 | 浙江大学 | 2 |
| 5 |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| 2 |
| 6 |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| 2 |
| 7 | 南开大学 | 1 |
| 8 |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| 1 |
| 9 | 香港科技大学 | 1 |
| 10 | 南京大学 | 1 |
| 11 | 上海交通大学 | 1 |
| 12 |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 1 |
| 13 |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| 1 |
| 14 | 武汉大学 | 1 |
| 15 | 南方科技大学 | 1 |
| 16 | 苏州大学 | 1 |
| 17 | 复旦大学 | 1 |
| 18 |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| 1 |
| 19 |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 | 1 |
| 20 |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| 1 |
| 21 |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| 1 |
| 22 |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| 1 |
说明:2025年新基石研究员入选名单及更多内容详见公众号
来源: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