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刚,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官网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,公告显示2025年产生了7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7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据中国大学排行榜(CNUR)网站统计,2025年新晋两院院士(外籍院士未纳入)分别来自102个不同单位,其中高校共46所,新晋工程院士来自非高校单位人数明显增多。
整理发现,清华大学增选9位两院院士,位居榜首,断崖式领先;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增选6位和5位两院院士,紧随其后;其余增选较多的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北京协和医学院、武汉大学以及山东大学等院校。
非“双一流”院校中,首都医科大学首当其冲,增选2位两院院士位居第一,广东工业大学以及河南农业大学等院校也均有增选1位两院院士,表现出色。
链接:《公众号同步文章》 (打开链接,点击标题右下方“手机阅读”,微信扫码即可手机阅读)
2025年高校新晋两院院士统计一览表、2025年新晋两院院士所在单位统计一览表,具体如下。
| 序号 | 工作单位 | 中国科学院 | 中国工程院 | 汇总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 | 清华大学 | 8 | 1 | 9 |
| 2 | 北京大学 | 5 | 1 | 6 |
| 3 |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 4 | 1 | 5 |
| 4 |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| 4 | 4 | |
| 5 | 上海交通大学 | 2 | 2 | 4 |
| 6 | 南京大学 | 3 | 3 | |
| 7 | 浙江大学 | 3 | 3 | |
| 8 | 北京协和医学院 | 1 | 2 | 3 |
| 9 | 武汉大学 | 1 | 2 | 3 |
| 10 | 山东大学 | 2 | 2 | |
| 11 | 西北工业大学 | 2 | 2 | |
| 12 | 北京科技大学 | 1 | 1 | 2 |
| 13 | 首都医科大学 | 1 | 1 | 2 |
| 14 | 中国科学院大学 | 1 | 1 | 2 |
| 15 | 中山大学 | 1 | 1 | 2 |
| 16 | 哈尔滨工业大学 | 2 | 2 | |
| 17 | 中南大学 | 2 | 2 | |
| 18 | 北京理工大学 | 1 | 1 | |
| 19 | 东南大学 | 1 | 1 | |
| 20 | 复旦大学 | 1 | 1 | |
| 21 | 国防科技大学 | 1 | 1 | |
| 22 | 海军工程大学 | 1 | 1 | |
| 23 | 湖南大学 | 1 | 1 | |
| 24 | 华中科技大学 | 1 | 1 | |
| 25 | 陆军工程大学 | 1 | 1 | |
| 26 | 南方科技大学 | 1 | 1 | |
| 27 | 南开大学 | 1 | 1 | |
| 28 | 山西大学 | 1 | 1 | |
| 29 | 天津大学 | 1 | 1 | |
| 30 | 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 | 1 | 1 | |
| 31 | 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 | 1 | 1 | |
| 32 | 北京邮电大学 | 1 | 1 | |
| 33 | 广东工业大学 | 1 | 1 | |
| 34 | 海军潜艇学院 | 1 | 1 | |
| 35 | 河南农业大学 | 1 | 1 | |
| 36 | 华南师范大学 | 1 | 1 | |
| 37 | 昆明理工大学 | 1 | 1 | |
| 38 | 内蒙古工业大学 | 1 | 1 | |
| 39 | 四川大学 | 1 | 1 | |
| 40 | 天津科技大学 | 1 | 1 | |
| 41 | 同济大学 | 1 | 1 | |
| 42 | 西安交通大学 | 1 | 1 | |
| 43 | 西南交通大学 | 1 | 1 | |
| 44 | 新疆医科大学 | 1 | 1 | |
| 45 | 中国矿业大学 | 1 | 1 | |
| 46 | 中国农业大学 | 1 | 1 |
| 序号 | 工作单位 | 中国科学院 | 中国工程院 | 汇总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 | 清华大学 | 8 | 1 | 9 |
| 2 | 北京大学 | 5 | 1 | 6 |
| 3 |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 4 | 1 | 5 |
| 4 |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| 4 | 4 | |
| 5 | 上海交通大学 | 2 | 2 | 4 |
| 6 | 南京大学 | 3 | 3 | |
| 7 | 浙江大学 | 3 | 3 | |
| 8 | 北京协和医学院 | 1 | 2 | 3 |
| 9 | 武汉大学 | 1 | 2 | 3 |
| 10 | 山东大学 | 2 | 2 | |
| 11 | 西北工业大学 | 2 | 2 | |
| 12 |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| 2 | 2 | |
| 13 |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| 2 | 2 | |
| 14 | 北京科技大学 | 1 | 1 | 2 |
| 15 | 首都医科大学 | 1 | 1 | 2 |
| 16 | 中国科学院大学 | 1 | 1 | 2 |
| 17 | 中山大学 | 1 | 1 | 2 |
| 18 | 哈尔滨工业大学 | 2 | 2 | |
| 19 |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| 2 | 2 | |
| 20 | 中南大学 | 2 | 2 | |
| 21 | 北京理工大学 | 1 | 1 | |
| 22 | 东南大学 | 1 | 1 | |
| 23 | 复旦大学 | 1 | 1 | |
| 24 | 湖南大学 | 1 | 1 | |
| 25 | 华中科技大学 | 1 | 1 | |
| 26 | 崂山实验室 | 1 | 1 | |
| 27 | 南方科技大学 | 1 | 1 | |
| 28 | 南开大学 | 1 | 1 | |
| 29 | 山西大学 | 1 | 1 | |
| 30 | 天津大学 | 1 | 1 | |
| 31 |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二研究所 | 1 | 1 | |
| 32 | 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 | 1 | 1 | |
| 33 |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 | 1 | 1 | |
| 34 |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| 1 | 1 | |
| 35 |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| 1 | 1 | |
| 36 |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| 1 | 1 | |
| 37 |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| 1 | 1 | |
| 38 |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| 1 | 1 | |
| 39 |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| 1 | 1 | |
| 40 |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| 1 | 1 | |
| 41 |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 研究所 | 1 | 1 | |
| 42 |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| 1 | 1 | |
| 43 | 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 | 1 | 1 | |
| 44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| 1 | 1 | |
| 45 |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| 1 | 1 | |
| 46 |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 | 1 | 1 | |
| 47 |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| 1 | 1 | |
| 48 |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 | 1 | 1 | |
| 49 |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| 1 | 1 | |
| 50 |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| 1 | 1 |
说明: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官网;外籍院士未纳入,合并附属单位,总数相同按字母排序,为人工统计,有误联改;更多内容,详见公众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