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UR根据各高校官网已公布的《2022-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》及《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》,人工整理了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(未纳入合作办学高校),统计截止日期为2024年2月3日,本文仅公布升学率前100高校情况。
本轮统计结果显示,升学率前100高校中,“双一流”院校88所、“非双一流”院校12所。
“双一流”院校深造率最高的是北京大学,为82.72%;上海科技大学深造率为81.70%,位列第2;清华大学80.80%,位居第3,以上高校深造率均超八成。南方科技大学(79.46%)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(75.30%)、上海交通大学(72.61%)、电子科技大学(72.06%)、复旦大学(70.61%)以及西北工业大学(70.00%)紧随其后,均超过70%。
“非双一流”院校深造率中,哈尔滨医科大学以61.70%的深造率遥遥领先同类院校,位居全国第19,超众多双一流高校;其后依次是北京语言大学(49.52%)、江西财经大学(47.58%)、首都医科大学(46.03%)、国际关系学院(44.33%)、上海理工大学(43.17%)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(40.46%),以上7所高校2023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均超四成,表现不俗。
由于部分高校暂未公布相关报告,暂未纳入统计,后期将于网站更新,敬请关注。
2023届本科生深造率前100的高校统计如下。




| 序号 | 高校名称 | 省份 | 深造率 |
| 1 | 北京大学 | 北京 | 82.72% |
| 2 | 上海科技大学 | 上海 | 81.70% |
| 3 | 清华大学 | 北京 | 80.80% |
| 4 | 南方科技大学 | 广东 | 79.46% |
| 5 |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 安徽 | 75.30% |
| 6 | 上海交通大学 | 上海 | 72.61% |
| 7 | 电子科技大学 | 四川 | 72.06% |
| 8 | 复旦大学 | 上海 | 70.61% |
| 9 | 西北工业大学 | 陕西 | 70.00% |
| 10 | 北京理工大学 | 北京 | 69.21% |
| 11 | 西安交通大学 | 陕西 | 67.60% |
| 12 | 南京大学 | 江苏 | 66.83% |
| 13 | 浙江大学 | 浙江 | 66.39% |
| 14 |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| 北京 | 66.28% |
| 15 | 北京师范大学 | 北京 | 63.14% |
| 16 | 同济大学 | 上海 | 62.79% |
| 17 | 北京邮电大学 | 北京 | 62.38% |
| 18 | 中央音乐学院 | 北京 | 61.91% |
| 19 | 哈尔滨医科大学 | 黑龙江 | 61.70% |
| 20 | 天津医科大学 | 天津 | 61.58% |
| 21 | 华中科技大学 | 湖北 | 60.61% |
| 22 | 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 | 北京 | 59.12% |
| 23 | 四川大学 | 四川 | 58.52% |
| 24 | 武汉大学 | 湖北 | 58.45% |
| 25 | 山东大学 | 山东 | 57.92% |
| 26 | 南开大学 | 天津 | 57.83% |
| 27 | 北京外国语大学 | 北京 | 57.82% |
| 28 | 中央财经大学 | 北京 | 57.56% |
| 29 | 外交学院 | 北京 | 57.50% |
| 30 | 东北师范大学 | 吉林 | 56.92% |
| 31 | 哈尔滨工程大学 | 黑龙江 | 56.19% |
| 32 | 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 | 北京 | 55.95% |
| 33 | 北京科技大学 | 北京 | 55.14% |
| 34 | 中国农业大学 | 北京 | 54.86% |
| 35 | 郑州大学 | 河南 | 54.10% |
| 36 | 东北林业大学 | 黑龙江 | 53.50% |
| 37 | 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 | 北京 | 52.59% |
| 38 | 北京工业大学 | 北京 | 52.11% |
| 39 | 河海大学 | 江苏 | 52.00% |
| 40 |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| 陕西 | 51.66% |
| 41 | 华东师范大学 | 上海 | 51.37% |
| 42 | 北京化工大学 | 北京 | 51.07% |
| 43 | 天津大学 | 天津 | 51.00% |
| 44 | 北京林业大学 | 北京 | 50.69% |
| 45 | 武汉理工大学 | 湖北 | 50.56% |
| 46 | 中国海洋大学 | 山东 | 50.45% |
| 47 | 中南大学 | 湖南 | 50.38% |
| 48 | 上海财经大学 | 上海 | 49.77% |
| 49 | 南京邮电大学 | 江苏 | 49.70% |
| 50 | 北京语言大学 | 北京 | 49.52% |
| 51 | 东北大学 | 辽宁 | 49.40% |
| 52 | 广州医科大学 | 广东 | 48.90% |
| 53 | 华东理工大学 | 上海 | 48.68% |
| 54 | 上海外国语大学 | 上海 | 48.56% |
| 55 | 华北电力大学(北京) | 北京 | 48.44% |
| 56 | 湖南大学 | 湖南 | 48.26% |
| 57 | 河北工业大学 | 天津 | 47.85% |
| 58 | 江西财经大学 | 江西 | 47.58% |
| 59 | 中国政法大学 | 北京 | 47.37% |
| 60 | 华中农业大学 | 湖北 | 46.96% |
| 61 | 北京交通大学 | 北京 | 46.83% |
| 62 | 重庆大学 | 重庆 | 46.80% |
| 63 | 首都医科大学 | 北京 | 46.03% |
| 64 | 陕西师范大学 | 陕西 | 45.88% |
| 65 | 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 | 湖北 | 45.62% |
| 66 | 苏州大学 | 江苏 | 45.54% |
| 67 | 上海大学 | 上海 | 45.23% |
| 68 | 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 | 山东 | 超45% |
| 69 | 国际关系学院 | 北京 | 44.33% |
| 70 | 南京中医药大学 | 江苏 | 44.01% |
| 71 |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| 江苏 | 43.98% |
| 72 | 中国传媒大学 | 北京 | 43.84% |
| 73 | 华南理工大学 | 广东 | 43.83% |
| 74 | 南京师范大学 | 江苏 | 43.36% |
| 75 | 长安大学 | 陕西 | 43.21% |
| 76 | 上海理工大学 | 上海 | 43.17% |
| 77 | 南京农业大学 | 江苏 | 42.99% |
| 78 | 西南交通大学 | 四川 | 42.10% |
| 79 | 中国音乐学院 | 北京 | 41.48% |
| 80 | 中国矿业大学 | 江苏 | 41.40% |
| 81 | 吉林大学 | 吉林 | 41.28% |
| 82 | 江南大学 | 江苏 | 41.18% |
| 83 | 东华大学 | 上海 | 40.83% |
| 84 | 东北农业大学 | 黑龙江 | 40.73% |
| 85 |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| 北京 | 40.46% |
| 86 | 西北大学 | 陕西 | 40.02% |
| 87 | 上海音乐学院 | 上海 | 39.29% |
| 88 |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| 浙江 | 39.22% |
| 89 | 合肥工业大学 | 安徽 | 39.16% |
| 90 | 山西医科大学 | 山西 | 38.34% |
| 91 | 安徽大学 | 安徽 | 38.19% |
| 92 | 山东农业大学 | 山东 | 38.13% |
| 93 | 贵州大学 | 贵州 | 37.98% |
| 94 | 南昌大学 | 江西 | 37.74% |
| 95 | 福州大学 | 福建 | 37.74% |
| 96 | 浙江工商大学 | 浙江 | 37.38% |
| 97 | 南京林业大学 | 江苏 | 37.33% |
| 98 |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| 陕西 | 36.89% |
| 99 | 暨南大学 | 广东 | 36.50% |
| 100 | 宁波大学 | 浙江 | 36.39% |
| 注:本统计为不完全统计,截至日期2024年2月3日 | |||